色彩风格

创建“五个示范区”丨以改革提质 驱动创建襄阳检察改革创新示范区走深走实

【字号:    】        时间:2024-10-25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今年以来,襄阳检察机关锚定“打造检察改革创新示范区”这一工作目标,聚焦聚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自觉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方法,探索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襄阳实践,不断推动襄阳检察工作现代化示范区创建走深走实。

 

以检察创新

服务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勇检察长在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检察机关要“服务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新时代检察机关履职指明了新的方向。

 

围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新课题,襄阳检察机关组织专题研讨,开设微信专栏,围绕从政治上怎么看、从检察创新上怎么办、从依法履职上怎么干,开展“新质生产力大家谈”,深入开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关理论研究,不断寻找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破题点,从理念引领到机制完善、系统优化到重点突破,因地制宜探究检察机关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履职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襄阳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科创产业正迸发出巨大的活力,襄阳检察机关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检察履职办案基本价值追求的指引下,因地制宜制定《襄阳市检察机关服务创新驱动 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工作指引》,以更精准的服务机制,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良好司法保障,打造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襄阳方案”。

 

襄阳高新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出庭公诉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

 

如高新区检察院办理的程某等四人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案,检察机关协同公安机关深挖上下游犯罪,在准确认定罪名,实现全链条打击的基础上,对被侵权公司遭受的经济损失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实现刑事法益、民事权益一体化保护。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湖北隆中实验室是我省组建的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的综合性科研平台,以提升重大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突破重点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为使命,是引领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

 

襄阳市检察院和湖北隆中实验室会签《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协作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我们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新装备、新产业,致力于产出襄阳高水平创新成果,与我们合作的企业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尤其是涉及关键核心技术的商业秘密被侵犯,不仅影响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更对隆中实验室的品牌形象、声誉和创新动力造成打击。”湖北隆中实验室负责人表示。

 

襄阳检察机关加强知识产权一体、综合履职,与湖北隆中实验室知识产权建立了常态化合作、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检察办案合作、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强化高新技术领域和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着力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持续推进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工作,以法治助力科技改革创新,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向管理要质效

加快探索检察管理现代化

的襄阳样本

 

科学管理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年初,最高检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的意见》,如何以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实现个案正义,更好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襄阳检察机关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相应的论证和探索。

 

最高检应勇检察长提出“三个结构比”,作为评价衡量“四大检察”是否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的一项系统指标,是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突破。襄阳检察机关聚焦检察权运行的各方面,深入研究、运用“三个结构比”,强化对法律监督职责的提质增效。

 

襄阳市检察院召开全市检察机关2024年上半年业务数据分析会商暨运用“三个结构比”研讨会。

 

为了科学优化履职、案件、案源结构比,襄阳市检察院组织召开2024上半年业务数据分析会商暨运用“三个结构比”研讨会,各基层院检察长、市院机关各业务部门负责人针对上半年各院、各业务条线工作开展情况,围绕如何去体现办案资源、办案力量及办案指标上的均衡配置提出有针对性的举措,对在检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调配人力、物力及新质生产力等优质资源展开了交流研讨。

 

近期,应勇检察长多次强调“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这一新课题。如何一体抓好“三个管理”、用好“三个结构比”,10月初,襄阳市检察院组织召开前三季度业务数据分析会商暨“三个管理”研讨会,各基层院检察长和部门负责人运用“三个结构比”进行业务数据分析,对履职办案的质量、效率和效果进行全面分析,因地制宜提出了高质效办案的“管理模式”。

 

“从‘三个结构比’与全市差值两次比较,通过强化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危险驾驶类案件撤案监督数较上半年上升9.7%;积极研判主动发现线索的比例,优化配置未成年人与民事检察办案组,强化一体综合履职,加大数字模型的应用,有针对性的拓展线索来源,主动发现线索占比提升8.19%。通过科学抓好业务管理,运用好‘三个结构比’这一分析工具,我院业务态势不平衡局面逐步得到扭转。”南漳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毅表示。

 

抓业务管理,最微观、最基础的便是各业务部门自身管理。襄阳市检察院探索了检察长负责的检察业务数据专班工作机制,各业务部门共同逐月分析会商业务数据运行问题,并及时发布有针对性的季度专项分析选题,形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闭环。

 

工作机制是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科学有效、运行有力的检察工作制度,更是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最有效的保障。襄阳检察机关探索了办案质量管理、反向审视规范、办案风险防范化解、精品案例培育和法律文书撰写、创优品牌打造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在检察权运行、法律监督内部协调、外部协同,综合履职等方面不断推进法律监督制度机制现代化,不断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襄阳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加强对应勇检察长提出的‘三个管理’的研究和探索,切实把检察管理从简单数据管理转向更加注重业务管理、案件管理和质量管理上来,最终实现以高水平管理促进高水平办案,以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加快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襄阳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俊表示。

 

以“数”赋能

探索“治”慧之路

 

数字检察作为法律监督模式的重塑性变革,是检察机关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襄阳检察机关树立大数据思维,成立数字检察工作专班,下设数据线索研判管理、数据资源管理和数字检察监督建模3个专业团队,积极参与数字检察建设。

 

“要提炼数据规则,构建监督模型,开展数字检察素能提升大比武活动,实现以专项带全局,以模型应用凸显实战实效。”襄阳市检察院数字办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襄阳检察机关构建了跨部门一体化协调指挥机制,攥指成拳发挥团队作战实效,襄阳市检察院被最高检数字办确定为工作联系点。

 

襄阳市检察院“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法律监督平台”成功入选2024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创新案例”。襄阳市检察院技术部门干警向观展人员进行讲解介绍。

 

襄阳检察机关对近年来办理的破坏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类案件进行了全面梳理,针对非法捕捞水产品、滥伐(盗伐)林木、非法占用农用地等犯罪案件线索存在发现难、公益损害核实难、整改修复监督难等问题,以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构建了“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法律监督调度平台”,为汉江流域的水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监督手段。截至目前,排查汉江主航道周边各类违法线索596条,开展跨区域协作移送案件线索38件,办理涉汉江流域案件101件。该平台获评全省政法智能化建设优秀案例。

 

水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

 

“之前,我们发现监督线索较为被动,现在通过大数据赋能,可以摸排很多类案监督线索,从个别、碎片、偶发的监督,转变为全面、整体、系统的监督。”枣阳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方立中表示。

 

这样的转变源于枣阳市检察院通过大数据模型获取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中涉医保基金先行支付的案件线索,并成功进行类案监督。

 

承办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法院在认定交通肇事者应当承担的赔偿数额时,将医保先行支付的医疗费予以扣除,在没有法定事由的情形下,减轻了交通肇事者的赔偿责任,进而造成医保基金流失,且医保基金支付的医疗费是否应当由侵权人赔偿,法院存在裁判尺度不统一的问题。枣阳市检察院遂向枣阳市法院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建议加强类案审判指导,统一裁判尺度,提高裁判质量。

 

枣阳市检察院联合枣阳市法院、枣阳市医保局召开医保基金追偿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座谈会。

 

针对“一案双赔”问题,枣阳市检察院向枣阳市医保局发出《磋商函》,督促其依法履行医保基金监管职责,枣阳市医保局及时对3起类似情况进行了核查处置。同时,枣阳市检察院联合该市法院、市医保局召开涉医保基金追偿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座谈会,会签《关于医疗保险基金追偿协作的工作机制》,推动了行业整治,实现医保基金监管效能最大化。

 

截至今年9月底,襄阳检察机关通过引进多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筛查出刑事、民事共18类监督线索,通过大比武活动和自研模型发现、交办各类线索4000余条,成案933件,办理了一批典型案件。通过强化内部融合、推动外部协作、创新应用模式等路径,检察机关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化法律监督,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襄阳两级检察机关将持之以恒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砥砺前行,实干争先,深耕改革之田,打造创新品牌标杆,引领带动检察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襄阳检察工作现代化,奋力服务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丨襄阳检察